2021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初现行业未来模样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4-14 15:11:48

  2021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初现行业未来模样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中体联(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第3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体博会)将于5月19-2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今年健身展区依然是中国体博会上面积最大的主题展区,总面积超过8万平米;共占据三个展馆(1.1号馆、2.1号馆、3号馆)。涵盖了家用、商用健身器材,小型训练健身器材,健身器材配件,康复及体质监测,及家庭保健产品等。

  众所周知,受疫情影响,去年的2020(第3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一直延期到当年9月底才召开。然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新一届展会的筹备工作又要陆续开始了。

  2021中国体博会,从筹备的时间周期上看,好像显得很“仓促”。尤其对于历来都是中国体博会“重头戏”的健身展区来说,不完整的展会周期,叠加不断加入的新展商,不断改进的新产品,不断扩大的观众群——使组委会在工作创新和服务创新上都将较往届消耗更高强度和密度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虽然依然笼罩在全球疫情的烟云下,但整个体育会展市场的形势和局面相比去年,已经好很多了。我们也在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筹备相关工作,”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说道,“唯一的遗憾是,不可抗力使境外观众依旧无法到场。”

  无论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组织,还是一个高级经营管理者,当他们看待任何“黑天鹅”事件时,其眼光和格局都会是:

  “去年整个社会包括全行业对于疫情的关注度无可厚非,然而却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我们对于体育制造业本身最应该聚焦的那部分价值——即从业者年复一年对于研发的重视和对于创新的尊重。”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说,最近她一直尝试用跳出行业的角度来看行业。

  “我觉得,疫情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所有企业又都是公平的。而疫情所造成的行业停摆,反而是企业研发新产品、制定新策略,假以时日二次定位,及至再次制霸市场的好时机——而这,才是后疫情时代的最后赢家。”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如是说。

  想常人所不能想的“出人意料”,打造常规展会所不敢打造的“行业内核”,就像笔者这次采访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所提炼到的、超乎预期的思想维度——那些电光火石般的灵感,其实来源于其团队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健身市场各条细分赛道不均衡的“28定律”、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等现实情况,以及他们对一线市场细致入微地观察和经验主义沉淀。

  对此,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为健身行业提炼出了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新经销体系”、“硬软件赋能”、“大健康产业”、“健身资本”,它们不仅将有可能构建出2021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的核心主题和四大“名场面”——这四个关键词,请记住,它们还将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未来这一年间可能发生景象的正确预言。

  近来,随着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走访了不少头部品牌后,她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个共同点:大家都在积极地谋求转型升级——尤其是那些过去以商用渠道见长的,定位于健身房纳米体育在线登录、健身器材的B端用户的品牌。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他们的订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疫情防控需求,人员避免聚集,很长一段时间健身房停业,这对于商用健身器材企业而言,几乎是使其现金流断裂的“灭顶之灾”。熟悉的业务往来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平稳有序进行,此时拓宽业务渠道便成为大势所趋之事:必须要另谋出路,进行“生死转型”(2020年上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不少商用器材商甚至纷纷转型做口罩)。

  然而在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看来,B端企业“生死转型”的“药方”,不应是C端,而应是G端(政府采购)。“若走C端的商业路线,和原先的B端模式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感受和体验——面向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心理和所处位置的客户群体所进行的业务,一定能感受到这种差异。”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开出了自己的“治病良方”,“从永续经营的角度,G端业务则可以实现经营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迅速切换,G端才是王道,尤其对于原先在行业里积累资源禀赋越久的、定位于B端的企业而言。”

  B端用户都是专业的采购者纳米体育在线登录,对自己的领域很熟悉,且面临着巨大的同行竞争压力,产品的性价比——几乎是他们寻找供应商的唯一考虑因素。此时,服务于B端的企业将以自己的业务线为基础,将自己代入到客户角色,根据业务分析,想其所想,答其所答。这样才能使其所在产业的上下游不断创造需求,达成合作。

  G端用户主要是政府部门、军警系统。一般情况下,其现有力量无法支撑他们完成任务——此时就需要将服务外包。此时to G模式的公司就会发现商机,承担起此类工作。根据国家政策、各部门职责,梳理业务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探索中完成需求的摸索,这就是G端业务的精髓。

  任何领域的任何企业谋求转型之时,都会面临一个重大的战略定位问题:受制于以前的业务体系,现有用户资源局限于B端,如何向G端方向拓展?

  这个时候,最集约时间成本的营销方式,就是在市场上找到一个以G端资源为差异化优势的展会平台——以“一站式”地展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这个时候,重回中国体博会,建立全新的一个定位于G端的形象,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便是商用企业打响转型之战的第一步。

  “这个行当里的一些‘老人儿’总是说,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在我看来,这真是难得的勇气。然而商业的本质是什么?有时我们要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去思考战略问题,才能不断克服困境。很多企业没有重头来过的勇气,总想着等情况好转,一定狠赚一笔。但还没等到市场复苏,就倒闭了。”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坦言,整个商用健身行业都必须现实一些,因为活在当下,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

  健身房业务若作为企业唯一实现过成功的经销渠道,现在从中短期来看,已经不足够赖以生存。相关企业想活下去,就必须得拓宽业务渠道。但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几乎是白手起家,资源建立,人脉打通,关系维护……都是很难的。

  “疫情总有克服那天,健身房总有重新开业的时候,彼时,若能同时兼顾B、G两端业务,岂不更好?”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表示,为了呼应商用市场的转型需求,今年的中国体博会,主办方会花很大精力在非商业观众的需求以及精准对接上面,“这也是目前很多传统商用渠道的展商特别感兴趣的点,”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举了某即将开拓国内集采市场的国际品牌的例子,“正是嗅到了这个因素,他们开始考虑重回中国体博会——他们看中我们对观众体系的认知,即‘秘而不宣’的非商业体系观众(包括体育口、教育口、基建口、大型国企工会等观众),希望借助中国体博会这个平台,使其未来纳入政采体系。”

  显然,新经销体系的“后盾”,是要比传统经销商负担更大的责任,完成更多的工作内容。他们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运作产品进存销,还要涉及品牌建设与管理、战略联盟及营销管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等更深层次的工作。

  结合上述案例,我们能更清楚地明白这个新生名词——新经销体系的含义。对此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表示,新的体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增量:

  第一,渠道增量。在原业务市场没落时,选择暂缓发展此项业务,向新生业务靠拢,最终实现双赢。“暂缓不是停止,一旦健身房平稳发展,品牌商可以继续从事旧行业,但绝不会影响新渠道发展。”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说。

  第二,市场增量。针对B端的健身房生意不景气时,器材商的业务自然会受到影响。但是,倘若“两条腿走路”的话,其业务并不是百分百都投入到健身房、健身俱乐部等场所,而是慢慢向团购和集中采购客户要增量,首先实现经营业绩比例上的转化。

  以上两种增量方式,一方面,是最大化地弥补健身房行业出现断崖式下滑所带来的利益损害;另一方面,又能帮助企业拓宽营业渠道,建立新的品牌定位和盈利模式。这就诠释了“新经销商体系”中核心词“新”的要义。

  “而中国体博会的作用,则是为此种模式提供一个公正可信的、让企业们尽情发挥的平台。”同时,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还强调,“新经销商体系”尤其适于在细分行业沉淀了很长时间的专业品牌。

  “家用健身展区今年的增长还是很明显,增长率和去年一样,大概是30%左右——复利的叠加,表明疫情没有完全消失。居家健身的行情还在。”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回答说。

  针对居家健身的硬件市场的焦点争夺战,目前已经由原先的跑步机、单车、划船机这“老三件”,顺利切换到了“小三件”。目前比较主流的就是筋膜枪、瑜伽垫和魔镜。

  “筋膜枪持续火爆,瑜伽垫参展数量增加。”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说,瑜伽垫和筋膜枪早在三年前的中国体博会上,就开始展现出它们成为爆款健身器材的苗头了,“因为他们价格便宜,使用场景多,是很多热衷于居家健身人士的不二之选。”

  室内健身的人群,在瑜伽垫上跟着keep做一些简单可行的小动作,也可与户外跑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事毕,用筋膜枪敲击全身,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这是一大批居家健身者的运动方式。

  诚然,自由度极高的运动方式,历来都会收到健身爱好者的青睐,这也是瑜伽垫和筋膜枪的火爆程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国体博会上的瑜伽垫参展商,更多的不是品牌方,而是生产商。

  相比去年,今年居家健身产品的另一大变化,则是科技性产品增多了,这促使健身行业的科技化道路上又有了新的解决方案——最典型的就是魔镜和跑步机。

  以前的镜子仅是人们观察自己美丑的工具,人手一个。人们认为,镜子能最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体形变化和自我纠正,是大家在遇到更好的自己上最有用的工具。受这一观点的启发,健身魔镜很快面世——它以穿衣镜的形势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更能够满足空间有限、不希望器材破坏装修风格的家庭健身用户的需求。

  虽然魔镜产品亦有短板,即相对无法保证健身训练的强度和效果。但如今,当镜子与健身运动全面融合之后,用户并不会纠结在这一点或单一功能的实现上。魔镜还能提供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杠铃、拳击、普拉提等50种不同的运动模式,减小了家庭用户因对某项运动感到厌倦而放弃健身或闲置器材的可能性。

  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认为,魔镜的横空出世,切实地让健身充满了科技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人们的健身兴趣。“如果说魔镜是健身科技化的首次成功,那么‘跑步机直播课程时代’的到来,便是二次飞跃。”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透露,今年体博会,增加了不少做健身内容的展商参展——这样的景象,正是代表了硬件+软件结合的终极模式。

  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同样举了一家2021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参展商的例子,这家展商日常所经营的健身内容里,线上最畅销的产品是“跑步机直播课”:参与课程的健身者,可将手机连接到跑步机上,使课程和跑步机后台实现联通,从而实现一对一地跑步健身指导,方便用户更高效地完成健身内容。

  如今,该课程已经和40余个跑步机品牌达成合作。购买这些品牌跑步机的用户,可用上述方式进行健身,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居家健身枯燥乏味、缺乏“社交货币”属性的劣势。

  “市场的现实和衍生的需求,都说明了一切。毋庸置疑,软件团队与硬件团队互相配合,内容产品+器械产品互相赋能,就是健身科技化未来之路。”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说道。

  为促进智能健身、鼓励健身科技化产业的发展,本届中国体博会,主办方会还将继续举办“2021中国体博会智能健身器材评选活动”。作为展会期间的一项传统品牌活动,智能健身器材评选”今年延续了往届的高规格、高定位;在细节上,也继续保持了2020年室外智能健身器材和室内智能跑步机两类奖项设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的“体博会智能健身器材评选活动”,已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这当中既有参选企业,也包括体育、教育等政府部门。这一活动,不但直接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创新,也间接为采购方输送了大量智慧化全民健身优质产品,从而进一步助力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

  届时,评委将通过智能化功能(具有数据采集、记录、传输、数据呈现等)、智慧化健身平台(数据分析和反馈,应用数据分析后提供增值服务等)、智能管理系统(识别、数据通讯、运动数据感知、运行状态感知、运动指导、数据呈现等)和安全性等多方面标准,评选出最得人心的智能科技健身产品。这也凸显了业内对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企业的肯定。

  一个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在三年前“超长线”布局的展区——康复及体质监测展区,当下在整个健身板块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

  早在2018年初,整个健身“大地”都在理解和消化中央于2017年下半年出台的“体医融合”的战略。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意识到:大健康时代已经全面到来——随之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的广义范围需要重新被定义,这个产业的边界也即将被打破。

  时隔三年,刮目相看。作为中国体博会家用健身器材展区之外增量最为迅疾的展区,康复及体质监测展区涵盖了康复设备、体能训练器材、体医融合项目、运动康复手法、体质测试器材,以不断促进我国学生体测与国民体质监测的发展,打造品质生活,引领健康新时尚为目标。其中,体能训练器械与运动表现器械的增幅尤为明显。

  三年来,整个大健康板块都享受到了“政策市”带来的利好。健康中国2030、体教融合、国办36号文……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展望已经到来的2021,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各行业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规划,更是夯实了“大健康产业”的地位。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三次与之相关的字眼,这样的力度,既如“众星捧月”一般,又像是对近年来的行业相关刺激政策做了一次“总结陈词”:

  以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三个大点的内容,甚至还折射到了近日中央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和纲要》)中得以加固:

  《规划和纲要》第十四章第一节原文:“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1、“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

  2、“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认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和《规划和纲要》中,之所以让人读完有点儿国家政策“强干预”的感觉,缘于未来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在健身需求之外势必叠加强劲的康复需求,“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必将是新趋势——这也是今年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将康复训练器材列为重点项目的原因。”同时,这也更加凸显了国家于社会、于大众、于健康产业本身在十四五期间将产生的对健康产业的新规划与新认知:

  首先,社会层面。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很多企业都停滞不前甚至倒闭,体育产业的上下游受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各大健身房、健身俱乐部——尤其在2020上半年,堪称此细分赛道的“至暗时刻”纳米体育在线登录。行业的持续低迷,势必会迫使从业者另谋出路。为了挽留为数不多的企业,帮助市场缓和,国家出台对应政策,无异于给相关企业主注射了“肾上腺素”,让他们看到希望。2021年,国家将干预健康、体育市场的消费,必要时给予帮助(例如体育消费券等形式)。

  其次,大众层面。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疫情好转,群众之间掀起了运动浪潮——跑步机,健身房,散步,各种球类运动等,现在人们在想尽办法锻炼身体。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还指出,在大众健康领域里,“康复”一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热度居高不下,还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对此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阐述道:“康复赛道非常宽阔。健康养护、医疗保健、术后康复、慢性病的运动康复,服务型康复等,都在这个范畴内。”其中,老年人群与特殊人群是不容忽略的“另一极”健康康复消费群体。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异常凸显,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老年人的运动健康问题。早在2019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就颁布了《老年人室内健身运动技术规范》,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对老年人进行运动指导,避免受伤。值得一提的是,为迎合这些情况,本届中国体博会期间,将召开专门针对老年人健身团体标准技术的讨论会。该讨论会,将对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健身器材分门别类,优化完善已有的室内健身标准,出台新的室外健身标准,更精准地对接不同需求老人的健身方式。

  最后,政策层面。回想五年前的2016年10月份,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更为“大健康产业”的起飞奠定了政策支持的基础。

  2019年,国发“43号文”提出,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促进体育消费将是较长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从这方面看,深度挖掘全民健身领域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健身市场的火热,家庭智能健身场景下的器材类产品将拥有更多的用户群体,从而增加市场需求,带动这一领域进一步上升。这与近年来冰雪、户外、越野等项目的装备消费需求和能力的持续升温——是同步齐升的。”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表示。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出要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统筹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包括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的建设,也是相关部门当下正在稳步推进的工程重点与行业热点。”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说道。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1.0亿平方米,预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这个核心数据,比2019年增长0.12平方米。“一个个数字的公布,一处处场地的建设,说明了上述规划纲要不是一纸空谈,而是可靠的规划和有力的落实。我觉得,尤其是为体育、大健康产业,点亮了一盏指路灯。”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也因此备受鼓舞。

  一是疫情防控形势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新业态的持续发力,带动家庭健身新场景的持续发展,线上健身与线下产品、场景的配套协同发展。

  二是健身类产品的消费“天花板”将不断被拉高,互联网模式下,围绕“科技”展开的智能健身、智能器材、可穿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三是为健身产品和健身品牌从无序、规模化扩张向品牌打造转变,俱乐部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前提下,更加重视精细服务和持久运营。

  “近年来越发明显的趋势是,但凡有上市计划或步入上市节奏的健身企业,会将参加中国体博会视为其重要的一次上市前的路演活动,何以见得?”对此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解释说,“倘若遵循以往的风格,这些厂家需要的展位仅150平米左右,这就能完全满足他们产品发布、订货的需求。而有上市计划的,都坚持要300平米以上外加主通道位置,用于展示形象。”

  “这样的反差与激进,其实不难理解——这便是品牌商借由中国体博会的平台向资本市场喊话,为形成一种新的行业认知和理念,满足新的社会采购和消费需求做足了场景式铺垫。”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坚信,这不仅是体育品牌向体育资本展现自身的形式,同时也只有中国体博会才能够为企业赋能和背书的新功能,更是中国体博会未来在整个体育产业链条中新增加的一环角色。

  目前,据了解,健身产业里有几个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或是做家用跑步机、或是做蹦床、或是超级终端零售的供货商,由于受到近几年每年都有1-2家主打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题材的同行上市成功的鼓舞,目前都在进行主板上市前的筹备,有的已经完成了改制阶段和辅导阶段后,进入到了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不完全统计,体育产业领域共计发生了45次融资事件。这45场融资,突破近六年融资数量低点,这也与资本市场对投资项目理性谨慎的态度相符。但令人欣慰的是,从融资项目上看,当下健身和体育培训领域因为政策面的坚挺——仍旧被资本普遍看好,成为资本眼中极具发展前景的赛道。其坚定资本方和投资人信心的市场表现具体有三:

  第一,人们正在着眼于与健身消费直接相关的健身房、俱乐部、健身课程及其衍生的运动APP等赛道,此类需求将越发受欢迎。

  第二,在政策引导下和群众意识增强的情况下,社区运动会、广场舞等门槛要求低、成本小的基础性赛事,将在进一步裂变扩张的方向上发展。

  第三,随着减肥塑型类项目、健身餐、代餐等小“爆款”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则不断引起创投的关注。

  “与全民健身相关的领域,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体育投资者和创业者关注的方向。以上三处,则是重中之重。”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说道。